The Gates of Hell 1880-1917 (260 Kb); Bronze, 18 x 12 ft; Rodin Museum, Philadelphia
現存在美國費城的羅丹美術館
「哪裡有懲罰,哪裡就有拯救;哪裡有拯救,哪裡就有重生」,以不該死的生命所難以承受的死亡來激起人的同情、愛心,激起復活的渴望。」


規模巨大的《地獄之門》,是羅丹非常著名作品。這是一個十分宏偉的工程,耗掉了羅丹三十七年時光,並且至死沒有完成。《地獄之門》取材於大詩人但丁《神曲》中的《地獄篇》,內容情節極其豐富,所反映的內容與羅丹那個時代的思想意識形態十分相似,所以這件作品,也能比較真實地反映羅丹的思想。羅丹正企圖借《地獄篇》的象徵構圖來表現人類世界的苦難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一八八○年,羅丹接受委託為裝飾藝術博物館大門設計雕塑,在飽讀但丁《神曲》後,與義大利雕塑家吉貝爾蒂為佛羅倫薩洗禮堂所作的〈天堂之門〉相呼應,提出〈地獄之門〉。〈地獄之門〉約有兩百個形象,自成一個世界,表現人的情慾與恐懼、希望與幻滅,在這些強健與纖弱的肉體中,傾注了深切的同情和憐憫之心,給羅丹取之不絕的創作靈感,後來有些又單獨成為獨立作品〈地獄之門〉宛如告訴我們可以從死的掙紮裡一窺生命的躍動和奧祕, 〈地獄之門〉僅僅是一座「門」,從那開始雕像一個個從那「門」跳出來、飛去、隕落,好似某種安耐不著,浮態的走動、緊張的奔濤、燃燒的欲求,證明 「死是一切思想的泉源」。沒有聞過死味的人,怎能明白生命是創造呢?羅丹花了三十七年,反複推敲,不肯輕易定稿,既使到死,它仍是一部「未完成」, 這意味著生與死的奧祕是無法盡知的。

〈沈思者〉是對「雖生猶死」之思,〈吻〉是親緣「雖死猶生」的剎那。

〈沈思者〉的冷靜和孤單,像在沉澱一切的衝動和莽撞。羅丹構想但丁 坐在地獄門上的一塊岩石上,居高臨下,陷於苦思狀,在構築其巨著,同時也展現羅丹想從藝術創造中通過思考死而往之生。〈沈思者〉是一個赤身裸體男 子,身體的肌肉強壯有力,屈身蹲坐在岩石上,雙腳後縮,他一手以拳抵下頦,另一手搭在膝蓋上,眼光俯瞰著下部地獄門中被洪水吞捲的罪人,腦海中形成森羅萬象的思慮。這位陷於苦思的人不是幻想者,而是創造者。它在地獄門中央,思考著人世間一切的美善、痛苦、情愛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羅丹是以封閉性的穩定體狀,表現人進入沈思時的平靜和孤單,通過手姿貼近緊合的嘴唇、繃持的肌肉等細節,刻劃出人內心的激烈衝撞,使「靜」與「動」這對強烈而又矛盾的能量,竟可能的以和諧交融一起。詩人裏爾克寫 道:「他坐著,若有所失,沈默不語,形體和思想都顯得那麼沉重。他用全部的力量--一個行動者的力量--在沈思。他的整個軀體彷彿一顆頭顱,全身胍管的血則成了腦髓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羅丹說:「〈沈思者〉就是我,就是我的奮鬥、我的磨難。他是生活在 世上每一個人!」「思」與「看」縱然不可分。沈思者的「靜」是一種深淵, 充滿內在的張力,身體是他承受這一切深淵的最直接的表達。「思」已然是受苦,為受苦而受苦。羅丹把死亡的臨界點作為救贖的生機,「哪裡有懲罰,哪裡就有拯救;哪裡有拯救,哪裡就有重生」,以不該死的生命所難以承受的死亡來激起人的同情、愛心,激起復活的渴望。」討論交流韓日羅丹的「思」不是哲學之思,海德格說哲學「尚未學會思」絕非空穴來風,哲學的盡頭恰好是思的開始,哲學放棄去愛、去信,思則使人不得不去愛和不能不去信。〈沈思者〉不是一件孤立的作品,沈思者總是在「看」的狀態 中有所「思」。對生命來說,重要的並不在於受難和受難多少,而在於其發掘生命內在的深度,只有在臨界點才可能發現已經存在的深度,注視著、湧現著對人生命的無限之悲憫。http://he.cycu.edu.tw/life/art/04.htm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enf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